在莒县,提起崔维友老师,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参加工作二十二年,连续十一年从事高三教学工作,担任高三班主任十年,工作成绩年年创优。现在,他虽然已是副校长,工作繁忙,但他始终没有离开三尺讲台,始终没有放弃教改探索。作为教学与管理中的行家里手,他赢得了多少荣誉自己也记不清了,他只知道,献身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是自己最大的欣慰和幸福。
走进心灵,培育心灵
崔唯友的随笔中经常写到类似的话:确实有那么一些精神品质,缺少了它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其中首要的便是深入学生精神世界的本领,老师要成为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者,心灵创伤的医治者。
93年秋天,崔唯友接了高一的一个班,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学生李晓经常旷课,独来独往,行为偏激,经常自言自语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他便骑车走了二十多里路进行家访。踏进李晓的家,他母亲那一脸的病容和家徒四壁的现实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了解到,李晓在小学时非常优秀,升入初中后,车祸夺走了他的父亲,母亲又患上了乳腺癌,李晓也因为过多的刺激而变得古怪异常。家访之后,他想,对这样的学生不把工作做到点子上,那是徒劳。后来他发现李晓喜欢看《足球报》,他便找来最新的报纸,从李晓阅报后的那份喜悦中,师徒俩开始了谈心交流,从世界足球谈到中国足球,从教练谈到明星,有共识也有分歧,有时还争执得面红耳赤。望着李晓那友好而又佩服的目光,他知道他们的心贴近了。经过十多次的促膝交谈,李晓逐渐变得活跃了,旷课现象没有了,学习劲头也足了。有一天,李晓找到崔老师说:“老师,您放心,我要是再不争气,您就永远别理我。”后来李晓果然不负众望,在高考中以700多分的好成绩考入西北政法大学。此类用心感化、贴心交流鼓足学生信念、历练学生意志的事例还有很多。
为了成功地培养一位学生,崔唯友付出的岂止是这些——
爱心赢得尊重,汗水换来成功
只有真诚才能换来真诚,只有理解才能得到理解,付出爱才能赢得尊重。有一天晚上崔唯友因重感冒而早早的躺下,睡梦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他惊醒。开门一看,他班的班长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外,告诉他,有一名同学肚子痛得厉害。于是他二话没说,赶紧穿好衣服,带足了钱,拉起地排车上得病的学生迎着刺骨的寒风,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医院跑去。拖着打颤的腿,坚持办完了全部住院手续。等一切就续后,他长长地舒了口气,回到宿舍,倒头便睡。迷迷糊糊中,他感觉有人在呼唤他,睁眼一看,几个学生整齐地站在他的床前,目光中充满了焦急和关切,前面的两个学生一个手里端着一个饭盒,另一个手里提着一些水果,门外还站着一些学生。他当时又急又气地说:“这么冷的天,你们还不赶紧回去吃完饭上课?”一个学生哽咽着说:“老师你是因为我们才累成这样的,老师不吃饭,我们吃不下。”接过那盒热气腾腾的饭,他的视线模糊了,这世上用多少金钱才能买回他眼前的这盒饭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辛勤的汗水化作了金秋的喜悦。1998年高考中他所带班第一次本科上线34人,成为全市本科上线人数最多的班;2002年和2003年的莒县文科状元都出自他担任班主任的班;2004年全班57名学生中有37名考入二批以上本科院校。几年中,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被清华、人大、复旦大学等全国名校录取,他多次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
科研创新,成为他教学的源头活水
崔唯友始终站在教学科研创新的前沿,引领着全市的历史教学。早在90年代初,他便结合学生的实际,逐步形成了适应新高考形势的教学模式,即在新的教学方法框架中,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教材的深层次理解,构筑学科立体坐标系。
随着课堂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他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半开放性教学模式”。该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几年来,连续九次举行了日照市历史教学公开课,并多次在日照市高三级一轮、二轮研讨会上做经验介绍。2007年为日照市高中段骨干教师讲示范课,为日照市高一、高二历史老师做业务培训。2009年参加了日照市名师宣讲团,与各华体会体育的老师们交流专业发展体会。
科研创新的成果在高考成绩中得到了体现。他所教的历史学科连续多年取得日照市同类华体会体育第一名的好成绩。所教的学生,多年取得莒县历史学科的最高分。由于成绩突出,他被聘为莒县历史学科兼职教研员、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县优秀科任教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崔维友成了全县人民心目中的好老师,也成了老师们心目中的好榜样。他先后获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第五届教学能手、山东省讲课比赛二等奖、日照市名师、日照市“五一”劳动奖章、日照市优秀教师、日照市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莒县模范共产党员、莒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教无止息,学无止境,成功的路基已经打好,育人的坦途还在崔维友老师的脚下继续铺展……
(校报与发展规划处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