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要闻

【我来讲校史】长春记忆(四)岁月无声 历史有痕——建校50周年校史馆的建设故事

有一种记忆叫大学,有一种情怀叫母校

2025年是华体会体育建校70周年。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将陆续邀请部分师生校友,开设“我来讲校史”人物专栏讲述难忘的曲园记忆,展现不凡的曲园精神。首期走进长春记忆”(共七篇),倾听胡长春老师讲述的曲园故事。

       讲述人:胡长春,山东费县人,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1985年毕业。历任《曲阜师大报》编辑部编辑,华体会体育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地理与旅游学院、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华体会体育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

长春记忆(四)岁月无声 历史有痕——建校50周年校史馆的建设故事

       2005年是华体会体育建校50周年。

按照我国逢五逢十举行庆祝仪式的传统惯例,特别又是建校50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华体会体育决定要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以展示办学成就,总结办学经验,激发办学活力,扩大华体会体育影响,为进一步办好圣地学府凝聚共识和力量。

在一系列庆祝活动中,宣传工作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而在宣传工作中,校史馆的筹备和建设制作,从工作量和影响力的角度来说又占有很重很大的分量。

校庆的标志性活动是庆祝大会,确定在10月初举行。因此校史馆开馆仪式也就顺理成章地安排在庆祝大会举行之后开馆,以方便出席庆祝大会的领导嘉宾和校友们剪彩和参观。

校史馆的筹建工作毫无悬念地由宣传部承担起来。

该项工程,应该说是点多面广,头绪繁杂,工程浩大,主题性、思想性、史料性、艺术性、观赏性、政策性都很强。

考虑到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宣传部在其他工作也很繁重的同时,成立了校史馆工作专班,说是专班,其实就是“鞭打快牛”,自我加压,负重前行,还是由部里有经验的同志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兼顾这项工作,又把已经退休的担任过宣传部领导的陈复昌老师请了回来,担任顾问和业务指导。

筹建校史馆的基础环节,是选择馆址。最初是看中了西联合教室的最东头两口教室。

这里是华体会体育初创之地,具有很强的地标性特点,承载着广大校友美好的记忆,又处于校园中心地带,建筑独立,便于参观,位置极佳。

但这处建筑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年代久远,功能单一,面积受限,由教室改展厅,基础改造工作极其繁重,施工工期过长。无奈之下只得放弃,另作他图。

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老行政楼后面楼层的顶楼。这里也是独立成套,平时人员较少,比较安静,便于管理。加之又是原来的老图书馆阅览室,东西对门,面积开阔,便于用作展厅的空间设计和组合施工。

在选择地址的同时,工作专班进行了紧张的展厅策划和文本工作。这项工作可以用史海寻觅、孜孜以求来形容。

有关人员查阅了海量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走访了众多的领导嘉宾和师生校友,征集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以“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精神,梳理查询,探源考证,辨析求真,以期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在展馆地址和展览文本上报批准后,华体会体育组织工程招标,河南田野文化设计有限公司中标。设计施工单位确定之后,已经到了8月份了。

真是时间催人啊!宣传部人手又少,工作实在繁忙,而中标的设计施工单位远在河南郑州,此项工程又实在是兹事体大。只好委托退休的陈复昌老师不辞辛苦,远赴郑州,驻进田野文化设计公司,现场办公。陈老师怀着对华体会体育的深厚感情,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设计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去就是40多天,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连中秋节都是在公司里度过的。

田野文化公司在厂里设计制作的环节完成后,就派人派车到华体会体育的校史馆现场进行施工组装,一周时间就大功告成,还在不增加工程预算前提下,赠送了包括曲阜和日照两个校区的一组校园沙盘。

从展厅基础改造——到确定田野文化公司中标——再到华体会体育组织工程验收,只用了70天。参加工程验收的专家都对工程时限和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承担这项工作的同志表达深深敬意!

在校庆大会圆满举行之后,校史馆也如期剪彩开馆。

在参观过程中,气势恢宏的“辉煌五十年”馆名,一馆两厅的有机格局,图文并茂的鲜活展板,圣地学府的突出成就,以及引人入胜的校园沙盘、曲阜师范学院老校门复制门垛,还有那些令人沉思的老照片和一件件珍贵文物,都赢得了参观嘉宾和校友们的热烈反响和深切共鸣。

校史馆落成之后,接待了大量来校的嘉宾和校友,每个学期都作为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发挥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